1. 小篆的书字怎么写
小篆“书”的写法是
小篆简介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代表书家
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宋代:徐铉、释梦英;元代:赵孟頫、吾丘衍;明代:吴叡、李东阳、赵宧光;清代:王澍、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大澄、吴昌硕。
代表作品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峰山时刻立的第一块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立。
《琅琊刻石》(山东胶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于芝罘山(山东烟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颂》,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东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县西北)所立。
《会稽刻石》,是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所刻。这些刻石都是标准的小篆书体,相传为丞相李斯所写。
2. 玉 字 小篆或大篆怎么写
玉字小篆(如图)玉字大篆(如图)一、释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
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
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立。
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体。
~成。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
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
白话版《说文解字》:玉,最美的石头。玉有五品:润泽而温和,是仁人的比方;从外部观察纹理,可知内部真性,这是义士的比方。
玉声舒展飞扬,传播而远闻,是智士的比方;宁折不挠,是勇士的比方;锐廉而不奇巧,是廉洁之士的比方。字形像三块玉片的串连。
丨,像玉串的贯绳。所有与玉相关的字,都采用“玉”作边旁。
三、造字本义名词,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 扩展资料字形演变(如图)组词:玉石、玉米、玉笏、玉醅、玉簟、玉成、玉骢、玉体、白玉、刚玉、玉器、玉照、碧玉、软玉一、玉成[yù chéng] 请人帮助或感谢帮助成全的客气话:深望~此事。
二、硬玉[yìng yù] 矿物,成分是钠和铝的硅酸盐,质地细密而硬。是翡翠中的主要矿物。
三、玉佩[yù pèi] 用玉石制成的装饰品,古时多系在衣带上。四、玉雕[yù diāo] 在玉上雕刻形象、花纹的艺术。
也指用玉雕刻成的工艺品。五、玉音[yù yīn] 敬辞,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伫候~。
3. 小纂的邬宜霖怎么写
【邬宜霖】的【方正小篆体】写法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字体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