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给书做批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 天头”“ 地脚” 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写下来,这就是批注。我们在预习课文时,深入地研读课文,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疑问写在课文的空白处,这就形成了自己的批注。
在书中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边做批注。在这些地方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批注可三言两语,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阅读时边读边划,边想边写,理解会更加深入。上课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有理有据,能使交流富有成效。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批注课文呢?
要写批注,首先要做到深入理解课文。要深入理解,就要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以《月光曲》为例,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走近茅屋” 就应该问他为什么要走近茅屋呢?联系上文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就好理解了,他走近茅屋是想弄明白谁在弹他的曲子,而且还弹得那么糟糕。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轻轻走了进去”,就要问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去,联系上文穷兄妹俩的对话和下文贝多芬说的话“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些话,就不难理解,贝多芬是被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体现出贝多芬这位平民音乐家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当我们读到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时,就想到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当我们读到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的《月光曲》时,一方面说明皮鞋匠对音乐有极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更应当想到贝多芬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超人的灵感。当我们将这些画线的句子写在字里行间时,就成了批注。
其次,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同学们学习《乌塔》一文时,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与乌塔的言行作比较,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是多么迫切的事情。当同学们看到乌塔说自己独自一人游了大半个欧洲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叹到:“乌塔父母放心让孩子一人出国去旅游,而我的父母甚至不敢让我独自去买菜。我的父母什么时候能像乌塔父母哪样开明呢?” 这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批注,说明了学生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思想震撼。
还有,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课文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 、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是完全健康的,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在学习《乌塔》一文时,允许学生对乌塔的行为提出质疑;在学习《放弃射门》时,也允许学习讨论福勒应不应该放弃射门,对不同意见也要鼓励。只要学生是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看法,都可以批注下来,以备课堂上参与讨论。
林语堂说:“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人云亦云,或读完如过眼烟云,一无所得,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将书“读出自己性灵来”才能在读书中有收获。
2. 批注怎么写
word?07里面是审阅,新建批注,先选择要写批注的文字,把要进行的改动说明一下就行。
如果是手写
批注就是体会,可以写感受,还可以写它的修辞手法等等
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纪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笔记。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课外书,怎样才能不忘呢?学到的东西怎么才能不丢呢?正如你说的,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83 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3. 批注要怎么写
批注就是体会,可以写感受,还可以写它的修辞手法等等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纪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笔记。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读课外书,怎样才能不忘呢?学到的东西怎么才能不丢呢?正如你说的,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83 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
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
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4. 名著的批注一般怎么写
1. 批注看不懂的地方。可以不懂的词圈出来,情节框出来旁边打问号,(批注形式自由选择,看自己喜好)比如词的含义或者情节,这个可以用铅笔,后期解决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擦去
2. 批注文笔好的地方。可以横线画出来,一本书如果需要批注的内容比较多,可以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但最好不要用会渗透的马克笔,有那种带色彩的中性笔可以买。然后在整本书的最前面标明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分代表什么批注,比如,画一根红色的波浪线,后面写着优美句子。当然,批注较少时就没必要了
3. 批注自我感想。读着读着你可能深有感触,这个时候就可以批注下自己的感受在旁边。
4. 批注关键人物,人物关系,绰号,中心事件,写作手法等。(针对学生)这条一般针对把名著既当文学作品读,又当考试内容读的人。考试中一般会考经典情节,那么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批注出来有助于概括情节内容。名著里面的关键人物,与他紧密相关的人也需要批注。写作手法抓住经典情节中的大的方向(或者突出的)批注就行。还要注意的就是结构特色、语言特色等。
5. 看书如何写批注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1、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
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2、提要: 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3、批语: 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4、警语: 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6. 看书如何写批注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
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1、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2、提要:
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
3、批语:
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4、警语:
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7. 什么是批注怎么写批注
批注: 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批注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注意:不能在图书馆或从他人处借的书上做批注。)
拓展资料:
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
如《蝈蝈与蛐蛐》中,有能力强的学生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 ,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这种批注方法不适合所有学生,它毕竟有一些难度,但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批注式阅读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他们的阅读个性,让读书不再是处于一种被动,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读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因为有了批注式阅读,才让他们的个性得以神采飞扬。
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如学生在读了 《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的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啊!”
还有学生在读到《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