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蓬山的典故
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
李商隐做的是原诗,后宋代宋祁写了一首宋词--鹧鸪天,不过大多从李商隐诗里摘出的: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诗的表面意思很简单,一看就懂,主要是创作经历很有意思:宋祁“上班”途中遇见几辆宫车,一阵风吹过掀起了一辆车的帘笼,而他也刚巧正侧过脸去。于是就像无数电影里常见的慢镜头一样———面对着风神俊朗的宋祁,车里那位俏美的宫女不禁春心萌动,惊呼一声:“哇!是小宋哎!”这一声娇呼如同温软的小手,挠酥了小宋的耳朵,也揪住了小宋的心。当晚,彻夜难眠的他填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一见钟情的宋祁本来没敢抱什么奢望,填词也只是慰藉一下自己的相思。谁料仁宗皇帝不但知道了此事,而且还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
既有隐秘突然暴露的羞愧,又有怕受责罚的担忧,可怜的宋祁如坐针毡,错,如临深渊,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了。看着他这副滑稽的窘迫相,刚才故作严肃的宋仁宗再也绷不住脸,放声大笑:“有我成全你,一万重蓬山也远不到哪里去!”原来,宋仁宗早已派手下人广泛调查,而在紧要关头那位宫女也勇敢地站出来承认了。当晚,小宋就把那个美丽的宫女领回了家。
2.“蓬山此去无多路”的下句
1、”蓬山此去无多路“下面只有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
2、此句诗的原诗全诗如下: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4、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汉族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3.雪蓬山写景的作文怎么写呢
秋天的山可真美啊!五颜六色的,远远望去,像秋姑娘给家乡穿上了一套漂亮的“迷彩服”,又像魔术师拿着大画笔用温柔的手轻轻地挥向着大山,此刻,绿绿的树叶有的变黄了,有的却变红了。
快看,山顶那片绿色的是什么?原来是一棵棵松柏挺立着,就像勇敢的战士在站岗放哨,又像是用翠玉雕成的宝塔。快看山坡,坡上一片枫树林红通通的,就像傍晚映照下的晚霞。
咦!山脚那一片金黄色的又是什么?噢!那是杨树、银杏树、槐树的金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偶尔从树上飘下几片叶子,像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美极了。
4.古代诗歌中出现蓬的诗句
枯蓬於世百无用,始得旷快乘秋风。 出自:《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子顾知我否,视身如枯蓬。 出自:《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秋蓬秋蓬,我不原爵三公,亦不原禄万钟。 出自:《赠秋蓬王相士》 年代:宋 作者: 何梦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出自:《使至塞上》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出自:《送李侍御赴安西》 年代:唐 作者: 高适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出自:《过陈琳墓》 年代:唐 作者: 温庭筠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无题》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出自:《山中寡妇》 年代:唐 作者: 杜荀鹤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出自:《清明》 年代:宋 作者: 黄庭坚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清 黄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