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检表怎么填
(一)概述 在考生体检表中,含有若干小框格,该书写框为计算机识别框,在框格内只能填写一位数字,不能填写中文、双数字、点、斜杠等其它字符。
填写数字时,字不能出格,不能连笔,章戳不能盖歪,更不能盖在两边的小黑块、书写说明框及填写的数字上。 (二)既往病史 考生必须如实填写,不得隐瞒。
如有隐瞒,入学体检复查发现后按作弊处理。如确无重要病史者,考生应在此栏写一个“无”字。
(三)眼科 1、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按《体检工作操作规程》第七条规定填写检查结果。如考生右眼裸眼视力为4.8,左眼裸眼视力为5.0,则填为:右4.8,左5.0。
不能填为:4..8、5..0。矫正视力的填写方法与裸眼视力相同。
矫正度数填写在对应的4个方框内,并且左端第一个方框内只能填写“-”或“+”,且不得为空格。如考生矫正度数为-2.00D,则填为-200。
2、色觉检查用《俞自萍色盲本》或其他色觉检查图进行。要将色觉检查图名称对应代码填写在方框内。
填写彩色图案及彩色数码检查结果,如色觉无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且色觉识别框为空,即:红□黄□绿□蓝□紫□;如色觉异常者填写“其他”代码,再进行单颜色识别,将能识别的某种颜色在对应的方框内填写1;将不能识别的某种颜色在对应的方框内填写0。如一考生红、绿识别不准,则填写为:红0黄1绿0蓝1紫1。
3、眼病:若有眼科范围内其它疾病,要在此栏内写明,无病理改变者写“正常”。 (四)内科 1、血压:在此栏方框内填写血压测量结果(记录时以kpa(千帕)为单位)。
血压测量结果只能保留一位小数,在小数点前面两个方框内填写测量结果的整数部分,若不足两位,则左端第一位补“0”或左端第一位为空;在小数点后面的一个方框内填写小数部分,若血压为整数,则小数部分为0。 2、发育情况:在方框内填写“良”、“中”、“差”的代码。
3、心脏及血管:根据检查如有改变者,要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改变的详细情况;无病理改变者在方框内填写“正常”代码。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者应进一步明确心功能情况。
心脏听诊不同于临床常规四个瓣膜,要沿胸骨左缘二、三、四肋间全部听完,防止先天性心脏病漏诊。 4、呼吸系统:根据检查如有改变者,要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改变的详细情况;无病理改变者填写“正常”代码。
5、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如有异常,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疾病名称。 6、腹部器官:肝、脾异常者,在方框内写明肋缘下*厘米及性质为“其他”代码;未见异常者只在性质的方框内填写“正常”代码。
7、其他:有内科范围的其它疾病要写明,无病理改变者写“正常”。 (五)外科 1、身高:在此栏的方框内(每框一位数)填写身高测量的厘米数。
如果测量结果不足三位数,则在方框左端第一位以“0”补充或左端第一位为空。身高测量数不能保留小数部分,一律四舍五入为整数。
2、体重:在此栏内填写体重测量的千克数。如果测量结果不足三位数,则在方框左端第一位以“0”补充或左端第一位为空。
如一考生身高为176厘米,体重为69千克,则填为176厘米体重069千克,或176厘米体重□69千克。不能填为176厘米体重69□千克。
体重测量数不能保留小数部分,一律四舍五入为整数。 3、皮肤: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如有异常,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疾病名称。
但如花斑癣(汗斑),则不必写入体检表内。 4、面部: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如有异常,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检查所见。
5、颈部: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如有异常,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异常所见。 6、脊柱:有畸形或侧弯者,要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改变程度,无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
7、四肢: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有改变者,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检查所见。 8、关节:有病理改变者要填写“其他”代码,并在该科检查的“其他”栏内写明改变情况及程度;无改变者填写“正常”代码。
9、其他:有外科范围的其他疾病要写明,无病理改变者写“正常”。对肢体残疾的考生,要在此栏中认真描述残疾肢体、部位、性质、功能、肌力,重点为是否能够“生活自理”,并注明残疾证号码。
(六)耳鼻喉科 1、听力:在此栏内填写左、右耳听力米数。如果测量数不能填满栏内方框,则在方框左端第一位以“0”补充或左端第一位为空。
如考生左耳听力为5米,则填为:05米或□5米,不能填为:5米或5m。 2、嗅觉:检查结果填写在此栏的方框内,正常者填1,迟钝者填0。
框中不能填写其他数字及字符。 3、耳鼻咽喉: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如有异常,则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分别写明异常改变或疾病名称。
(七)口腔科 1、唇腭:未见异常者填写“正常”代码;唇腭有改变者应填写“其他”代码,并在。
2.健康人体格检查的病历书写
体 格 检 查
体温36.8℃,脉 搏76/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mmHg,身高170cm,体重56kg.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检查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 色泽正常,弹性良好,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和蜘蛛痣.
淋巴结 颊下 颌下 颈部 锁骨上 腋窝 腹股沟淋巴无肿大.
头部及器官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毛发浓密分布均匀.
眼:无倒睫,无脱眉,眼睑无水肿,结膜不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两侧瞳孔同圆等大,对光反应正常,眼球运动正常,视力粗测正常.
耳:两耳廓正常,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两耳听力粗测正常.
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无扇动,鼻窦区无压痛,无流涕和出血.
口腔:唇不发绀,无龋齿,义齿,缺齿.牙龈不肿胀,无溢脓及色素沉着,口腔粘膜无溃疡,出血点,舌质淡,苔薄白,扁桃体不肿大,咽无充血,悬雍垂居中.
颈部:两侧对称,无颈强直,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甲状腺不肿大,无血管杂音,气管居中.
** 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胸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规整.
肺脏
视:胸式呼吸稍弱,节律正常,两侧对称.
触: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语音震颤无增强,无胸膜摩擦感.
叩:呈清音,肺下缘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肩胛线第九肋间;左侧肩胛线第十肋间,呼吸移动度3cm.
听:两侧呼吸音清晰,无病理性呼吸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脏
视: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搏动范围直径约1.5cm.
触:心尖搏动位置同上,心尖部无震颤,摩擦感,抬举性冲动.
叩:心浊音界如附表.
右(cm) 肋间 左(cm)
2.5 Ⅱ 3
2.5 Ⅲ 4
3 Ⅳ 7
Ⅴ 8.5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cm.
听:心率76/min,心律齐,第一心音无增强,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桡动脉:搏动有力,节律整齐,无奇脉或脉搏短绌.水冲脉,血管弹性正常,脉率76次/分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和枪击音.
腹部
视:腹无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蠕动波.
触:腹壁柔软,无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液波震颤.未触及包块.
叩:肝脾区均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扣痛.
听诊:肠鸣音正常,3~5/min,未闻及血管杂音.
肛门及** 肛门无外痔和瘘.指检括约肌正常,未发现肿物,无狭窄和压痛.外**发育正常.
脊柱及四肢 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下肢无可凹陷性水肿.
神经系统 皮肤划纹征(-).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3.体格检查的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1.应以病人为中心,要关心、体贴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医师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4.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检查结束应对病人的配合与协作表示感谢。
5.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境应安静;检查手法应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应充分。
6.全身体格检查时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
7.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的检查顺序。通常首先进行生命征和一般检查,然后按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的顺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肛门和直肠检查。根据病情轻重、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等因素,可调整检查顺序,利于及时抢救和处理病人。
8.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左、右及相邻部位等的对照检查。
9.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复查,这样才能有助于病情观察,有助于补充和修正诊断。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检体诊断学体格检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