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把功德回向给我父母,回向文该怎么写
父母不在了?
父母身体不健康?
父母不学佛?
回向是指,将你修行的利益,能用来利益回向文所指的对象以及内容。
比如
愿以弟子xx的拜佛(或诵经,持咒,听经闻法,放生,一日修行,佛七,禅七,礼忏,修桥补路,印经造像,供养三宝,布施贫穷,无始劫来修行的一切)功德
回向弟子父母身体健康,皈依三宝,业障消除,道心坚固,道业增长,临终无碍往生极乐国,
并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同生极乐,共成佛道,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但愿嘉宾尽念佛
只缘极乐是君家
----印光大师
2.回向文怎么写
常见回向文: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三
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眼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3.给冤亲债主的回向文应该怎样写
冤亲债主这样的提法是不恰当的。
从无尽的轮回来看,他们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怎么能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当做来讨债的呢?怎么能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当做冤家?
这样想的时候,出发点已经不对了,心里已经对他们有怨气了,所以这样的心思是有问题的。
怎么回向呢?回向文如下(为尊重佛陀,最好能以巴利语念诵):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4.回向怎么写
常见回向文: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三
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眼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回向偈四
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五
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偈七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偈八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回向偈九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偈十
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回向偈十一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
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后附)
回向偈十二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回向文,又称回向偈,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大师之《发愿皈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回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
1.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回小向大:将自决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6.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麽行门,做什麽功德,皆应回向。
5.如何做功德回向和发愿
作者: 达真堪布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
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 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
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就像身体、心脏、生命一样;回向就像脚一样。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这个人要有头、有脚、有身体才能到达。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时候也是一样。不管是为了得到人天的福报、罗汉的果位,还是想成佛,都要有回向的双脚。
否则,在通往成就的路上一步也走不了,你所做的功德不能成为你得到这些福报和果位的因缘。 回向可以保护我们的功德和善根。
若是不回向的话,在相续中突然生起嗔恨心或者产生邪见,这个功德就会消失。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大银行,它是法界银行,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功德存在这个银行里。
善根、福德、功德回向以后,就不会受到嗔恨心、邪见的损害。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些非常重要。
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分钟都在增长,而且是无穷无尽的。留在自己的手里,它不仅不会增长,没有利润,还不安全。
善根福德的果报也是,若是没有回向的话,享受一、两次就会消尽。就像钱在自己手里,花掉了就没有了一样。
如果存上了,这个果报我们享受无数次也不会穷尽,直至菩提,直至成佛。 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回向的对境。回向时的心量越大越好。
普贤菩萨作回向的时候,把善根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众生无边,我们学习普贤菩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这样我们所作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
有的人不敢回向,怕功德没有了。不是这样的。
你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会更多、更圆满。 修行一定要心口相应,心和行为要一致,否则都是花言巧语,装模作样。
整天发心发愿,说众生可怜我要度,佛菩萨功德无量我要学,却没有发自内心地做,都是假话,空话,大话。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要学习普贤菩萨的愿。
发心、回向都是愿。一个是在功德还没有做,或者准备做的时候发的愿;一个是功德做完以后发的愿。
我们跟随普贤菩萨发大愿,这样心胸才能打开。发自内心地饶益所有的众生,才能断除我执我爱、自私自利。
这都是对治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的一些境界,一些修法。 为什么功德要回向给所有的法界父母众生?从诸法的事实真相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儿女,都是一家人。
这样修炼自心,心胸才能打开。那时你会认识到,整个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
多自在啊!到哪里都自在!你看我们现在,到哪里都不自在,这不是我的家,是别人的家,不舒服。你真深信了佛讲的轮回、因果的道理,不会这样的。
所有的众生都当过你父母,都养育过你,都对你有恩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这样的话,爱也好,情也好,面就大了。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众生都一样,都感到那么可亲。这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幸福的状态。
6.做了功德和善事如何回向效果最好
阿弥陀佛
恭敬诚心的用大回向文回向给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好,不要那么多分别执着。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问:修行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与自己冤亲债主,是否需要分开回向,或者应以其中一项为主,另一项为副?
净空法师答:不必这样子分别执著,一起回向就好。或者是你先念你的冤亲债主的名字,后面接著以及法界众生,这样就很好,这一次就完成了。不要分做几次,分做几次也有分别、也有执著,不好,我们自己的心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