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内酯怎样做豆腐脑
豆腐脑的做法(自制内脂豆腐-重庆小吃) 制作提示:内脂豆腐易做,而且更利于肠胃吸收.
干豆和水的比例一般是1:6或10,内脂比例不超过0.4%.
各地叫法不同,吃法也不一样。重庆叫豆腐脑,广东叫豆腐花。
重庆喜放麻辣调料,广东人喜爱放糖浆,冰藏后食用。
材料:黄豆三百克 清水1800克 内脂约五克
做法:
1.泡发;将黄豆提前一晚用水泡发.
2.磨浆:第二天,将泡发黄豆洗净.将黄豆与清水分次放入搅拌磨成豆浆.
3.过滤:将磨好的豆浆再用纱布再过滤一次,保证更细滑的口感.
4.煮浆:取一锅,将生豆浆倒入煮至沸腾后,再调小火煮五分钟.
5.冷却:豆浆煮好后,关火冷却至八十至九十度.
6.冲浆:将内脂用少时清水兑匀,另取一容器倒入.然后将煮好的豆浆冲入装有内脂的容器里.再将容器里的豆浆倒回锅里.如此两个容器倒冲两次.动作要快.
7.凝固:让豆浆静置二十至三十分钟.凝固好后即可.
8.调味:正宗的豆腐脑调料有生抽,红油辣椒,花椒粉,香油,葱,香菜,姜蒜水,榨菜末,炸黄豆或花生粒,熟芝麻末。..
2.用内酯怎么做豆腐
材料
黄豆:适量;
内酯: 适量;
水:适量;
内酯豆腐的做法
1
将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0小时左右(天气热的时候要放入冰箱)
2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搅拌机中,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水,搅成生豆浆;用网目很密的纱布将豆浆过滤一次(黄豆与清水的比例约为1:10)
3
用勺子将生豆浆上面的泡泡舀出不要,然后将豆浆煮开(豆浆煮开之后还会有一些泡泡,将这些泡泡也尽量舀干净),转中小火,让豆浆保持微沸的状态约5分钟
4
内酯(内酯与豆浆的比例为500:1.25,即500毫升豆浆放1.25克内酯)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许温水,搅拌至内酯完全溶化后倒入干净的能保温的容器中(我用的是电饭锅)
5
将煮好的豆浆倒入有内酯溶液的容器中,迅速地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按下电饭锅的保温功能键,让其静置15分钟左右
6
待15分钟后打开锅盖,可用竹签插入已形成的豆腐中,看,竹签可牢牢的站立不会倒,这样豆腐就做成啦
7
将纱布铺在漏网中,将豆腐花倒进去,让水分沥干一些,最后将纱布将其包起来,上面用重物压一压,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就可以了
3.内酯和小苏打起什么作用
小苏打起的是发酵的作用,将面粉发酵好,变得疏松,使得做出的蛋糕更加美味。
小苏打
定义:小苏打也叫碳酸氢钠(NaHCO₃)(Sodium Bicarbonate),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但不存在毒性。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碱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内酯
定义:同一有机化合物中的羧基与羟基相互作用脱水而形成的酯.如葡糖酸内酯.
羧酸分子中的羟基(—OH)和羧基(—COOH)脱去一分水生成的环状结构的酯,常见的内酯为x=2,3或4,分别称为β-、γ-或δ-内酯.低级(环较小)内酯为具有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性质与开链羧酸酯相似,与水(酸或碱存在下)、醇或氨反应,生成相应的羟基酸、羟基酸酯或羟基酰胺.β-内酯通常由乙烯酮与醛、酮反应制取γ-或δ-内酯可由γ-或δ-卤代酸制取.一些从天然物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具有生物活性.例如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能脱水而成γ-丁酸内酯或称1,4-丁内酯,与苛性钾作用即成γ-羟基丁酸钾HOCH2CH2CH2COOH.用作香料的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内酯.
应用
市面上有内酯豆腐生产线生产的内酯豆腐 ,可作自然界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香料等等.内酯豆腐
4.己内脂用途
用途楼上的都说的很清楚了,很明显是用来做可降解材料的,医疗器具(其他有降解要求的器械也成)的注塑工厂和相关研究单位应该是主要客户吧。
预聚物(聚己内脂)多为生产用;单体(己内脂)多为研究用。
具体涉及到销售,不知道楼主做的是哪个牌子的产品。
这类相对来说高端的化学原料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吧?
如果是进口的话产品的牌号就不会很多,多研究研究自己代理产品和同等级产品的区别,用自己的优点打别人的弱点;然后再花心思研究下怎样保护自己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