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胸襟与气度请写一篇
世间最大的东西不是大海,不是高山,也不是宇宙,而是人的胸怀,是人的气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广阔,有容乃大,是气度。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能有旷达的心胸,是灵魂的高贵,是难得的气度。
气度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练达。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有气度,才会有“采菊东篱下”的旷达高洁;怀才不遇的李白有气度,才会有“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远贬黄州的苏轼有气度,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情”的乐观豁达,看破红尘的陆游有气度,才会有“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的博**襟。
胸怀坦荡真君子,口蜜腹剑真小人。为鸡毛小事斤斤计较者,周围的人会远离他,若不幡然醒悟,他势必会像没有支座的物体落下来。那样,他会寂寞,因为他没有气度,从而被世俗摒弃。而胸怀坦荡者,面对生活的种种纠葛,他可用气度容纳一切,化干戈为真情玉帛。周围的人会受他感染,在他周边,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有和谐,身边的人也会越来越靠近他,因为他有气度。
气度从何而来?
气度不是生来俱有的,也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诗人博览群书,参破红尘。生活的修养,尘世的善变,情感的纠葛,世俗的繁杂,都凝聚在他们的诗中,诗使他们的感情升华,诗便是他们的襟怀旷达,诗清澈他们的灵魂,诗赋予他们的气度,所以他们的诗气宇轩昂。
真正具有气度的人把是非看得淡若云烟,恩怨情愁皆“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鸡肋小肚者把每件小事看得重于一切,冷嘲热讽会使他萎 颓丧,自甘堕落,流言蜚语易使他愤 忧伤。
气度,是义士的邢枷:“我自横刀向天哭,去留肝胆两昆仑。”气度是智者之声色利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是哪朝的诗人啊/舟游赤璧/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哪朝的诗人/ 酒临江/笑傲江湖/又是哪朝的诗人/远离尘杂/守拙归园田/那是何物/可容百川/有容乃大/是胸襟/是气度。
评语:荡然而浩博的气度则聚沙成塔,豁然而旷达的襟怀则集腋成袭。因了它们,生活丰富多彩,生命熠熠生挥……
2. 以我们的胸怀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宽容——美好的给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正如高尔基对他儿子的忠告,只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都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而对于人类这种富有情感的动物而言,宽容无疑是最美好的给予。
宽容是一种宽宏胸襟的体现。宽容别人的错误不是忘记别人的错误,而是用博大去包容渺小,用爱去感化恨,用给予去安慰别人。还记得纽约时报曾在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在报纸头条上重重写上了一个大字“forgive”。这个单词意为宽容,宽恕,而仔细一看又多么有趣,左半边是“for”,右半边是“give”,合起来就是“为了给予”。无论恐怖分子为美国人民带去了多少灾难和伤痛,但他们仍以一种宽宏的心胸去谅解,去宽容。他们尽全力去宽容那些犯下错误的人们,这让世人深感宽容的伟大和美好。
宽容是面对别人争取名利时的一个微笑。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当大家在赞叹其幽默时,也不禁为他的宽容大度而鼓掌。如果没有奥德伦的宽容大度和配合,或许就没有这一次完美的月球登陆。这种给予是无私的,它带给所有人美好和愉快。
宽容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良性价值。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飞行员,他经常在航空展览中进行飞行表演。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表演结束飞回洛杉矶,在300英尺的高度,他的飞机引擎突然熄灭!他凭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和高超的驾驶技 术,紧急迫降,人虽未受伤,昂贵的飞机却严重损坏。胡佛迫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预料的,他所驾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螺旋桨飞机,装的居然是喷气机燃料而不是汽油!回到机场后,他要求见见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已经知道了自己装错了燃料并为自己的错误痛悔不已。他泪留满面地迎着胡佛的目光,准备承受事事要求精确的杰出飞行表演家在震怒之下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斥责。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胡佛走过去,搂住年轻机械师的肩膀,亲切地说:“为了表示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明天,我想请你再为我保养飞机。”年轻机师感动地无以言表,相信在这他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吧。 宽宏而大度的心灵,尤其会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小人物时更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除了苛责与斥骂,还可以寻找到更为理想、效果更佳的批评方式;而一个被付出过高额成本的错误,潜藏着巨大的良性价值,而宽容,这一美好的给予,则是体现其价值的完美途径。
宽容是宽宏的胸襟,它能让你海纳百川;宽容是一种淡然的微笑,它能让你淡于名利世俗;宽容是挖掘良性价值的途径,它能让你善于待人处世,和谐互益。这都因为宽容是最美好的给予,它使生活轻松,愉快。
正如安德鲁·哗畅糕堆蕹瞪革缺宫画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所说:“你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何不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宽容——这美好的给予呢?
3. 我和诸葛亮比胸襟作文怎么写
作文最好自己写 拾人牙慧终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旦碰上高考就抓瞎了,我可以给你个思路1 比如睡梦中 或者穿越时空 你来到了隆中 2 可以先写他草庐的景色以及周边他躬耕的农田3 然后和他攀谈天下大事,期间你可以根据他屋子里的摆设或者小景来描写他性格4 着重描写他的谈话,他的处世观点,配合描写他的神情,然后突出他的品质5 综合下前人或者你知道的一些大贤,来评论诸葛一生。
夜阑人静ب万物皆睡。天上的流星依旧ب我坐在竹椅上ب望着天空那弯明月ب是离愁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阵微风起ب只见一人拿把羽扇ب端站在前方ب仔细察看ب原来是中华智星——诸葛孔明也。 只见他徐徐地道ة“夜深人静ب明月当空ب如此美景ب何不出来一同漫步ت”佳句出口ب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ب君子成人之美。
于是ب我和诸葛亮便漫步庭中。望着他的背影ب曰ة“卧龙先生ب您上知天文ب下知地理ب博学多才ب一心只顾报答先帝三顾之恩ب可曾后悔ت”他回过身来ب沉默许久ب道ة“如你所言ب人称‘智绝’的我本应该在隆中安度余生ب苟全性命于乱世ب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先主真心请我ب我感到莫大的欢欣。遂许先主以驱驰ب毕平生之力ب辅助先主ب此情此义ب乃我报先主的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ب我默默赞许ب为诸葛亮淡泊明志ب宁静致远的胸襟所折服ب又为他忠心不二而钦佩。” 尔后ب我又向孔明讨教:“先生您出道以来ب火烧新野ب使曹军落荒而逃。
再而出使东吴ب舌战群儒ب气势非凡ب借风借箭ب智算华容ب当真高管仲ب乐毅一等。” 他只是微微会心而笑ب道ة“你过奖了ا这些都是我报答先帝之职分也ب不足挂齿。
想我打拼一生ب鞠躬尽瘁ب死而后已。安居平大路ب联吴抗曹ب为收服人心ب对抗孟获六纵七情ب六出祁山ب可惜屡屡战功之时ب皆因吾之疏忽ب与之失之交臂ب当真可悲。”
说完后ب他的脸色晦暗下去ا几许忧伤ا几许烦恼ا几许叹息ا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不忍观之ا曰ب“先生不必太过自责ا皆因当时形势不合ا后主刘禅又不思进取ا听信谗言ا亲佞远贤。
先生纵有回天之术ا也难堪挫折。吾闻过李清照忧愁时的‘寻寻觅觅ا冷冷清清ا凄凄惨惨戚戚’ا先生的愁悔比之若何ا望先生不可太过自怨。”
这时ا他的脸色变得平静ا逐渐好转ا我的心才放松下来ا意少舒。他走近我ا深情地望着我ا轻柔地抚摸我ا我望见他眼里的那股热血在沸腾ا泪水模糊了眼睛ا对我说ب“当真是后生可畏啊ئ与你交谈ا我的心宽悦了许多ا情绪冷静了稍许。
谨记吾的话语ب‘勿以善小而不为ا勿以恶小而为之。’相信你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ا再会ئ”说完ا他便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ا默默回想ا古今多少事ا都付笑谈中。
4. 求一篇以胸怀为话题的例文
视野与胸襟
时下,在青少年之中很流行一个叫做“臭屁”的词,有些上了年纪的妈妈桑可能不理解,其实这是一种偏义词组活用作形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大约都来形容狂妄与自大。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某些天才少年口出狂言,“某某某算老几,克林顿都夸我长得帅”或是“全世界最有文采的帅哥就是我!”,凡是种种,不胜枚举。当这些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般洒在地上之后,那个名曰“臭屁”的词就开始连绵不绝了。
你可别发笑啊,这世界上如此之人也还真是有的,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那些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乳臭还未干透嘴巴就开始老三老四,口气经常大得像要吞下一头牛,仿佛别人都是垃圾,就他一人是人才,是国宝,是帅到想毁容的超级大帅哥。多数时候,当我遇到这些“大腕”,听到那些气势磅礴的话语时,我都会颔首微笑,然后内里毫不客气地腹诽。
说到这里,话题可能是扯远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来分析分析那些“天才少年”如何天才起来的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正是“视野与胸襟”的问题。
当一个孩子长到十七八岁的年纪,他的头脑中就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看待一件事,也会慢慢的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他人为他所作的决定。他会尖锐地反驳他认为错误的事物,并且肆无忌惮,不顾场合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人的这一时期由于具有这种特点,于是被心理学家称做叛逆期,而叛逆的附庸产物,也就是狂妄自大。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孩子在这年纪,就好比是刚刚看见世界的小孩子。他们不懂得太多的东西(虽然他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他们的世界比较主观,于是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想法也比较单纯,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狭小的视野,它里面包含太多不正确的主观想法,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常常说:“越学,就越觉得自己不足。”孩子刚拨开混沌的天空,才看见第一缕阳光洒在自己身上,自然是骄傲而自负的。
他们所有的视野还太狭隘了,所以他们的胸襟也是狭小的,他们以为自己最出色,他们不能容忍别人超越他们,他们不允许他们认为不正确的事物存在,那就是所谓的“看不惯”与“不顺眼”。其实,彼时的“看不惯”与“不顺眼”,待得时间的推移,会成为将来的“很自然”。
不错,我认为时间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你永远不可能要求一个18岁的孩子拥有80岁老人的视野与胸襟——毕竟,他所经历的事情还太少,他真的不了解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有虚怀若谷的胸襟。
视野的广度,决定胸襟的广度。因为一个人的视野,一个人的知识回缩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积累,而一个人的学问经历越多,他就越是谦虚谨慎,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至理名言,被无数的名家学者论证过。
于是孩子说自己天下第一,他的天下大到他所了解的每一个人,老人说自己很渺小,他的渺小基于“一粒砂中看世界”。
尽管有的时候我们真的看不懂孩子们在得意什么,尽管我们曾为此教导他们要内敛一些,但是他们却没有听,他们甚至骂我们,藐视我们,对我们不屑一顾,但我们无需为此恼怒担心,因为终有一天,他们回来感谢我们。
不过孩子终是孩子,单纯些总归是好,这个年纪就应该最有个性,最特立独行,如果那一天在孩子的脸上都找不到夸张的表情,那无疑是一种悲哀。
总之,视野与胸襟的关系,就好像孩子般的单纯与成年人的老练一样,是会随着时间,而质变的。
5. 胸襟,成就抵达天空的高度作文开头怎么写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胸怀。胸怀宽广的人受到爱戴,胸怀狭窄受到鄙夷。要想成功,胸怀很重要。生活中的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在受到别人指责的同时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去接受。当别人犯了错时,我们不要一昧的去追究,而应该要学会宽容的对待。你知道刘邦吗?当他还是一个亭长的时候倍受别人的唾骂、嘲笑,当时的他只是笑笑,并没有理采。然而他称王后也没有追究那些曾经嘲笑他,玷污他的人,这就是胸怀。但想成功这样就可以了吗?不。
智慧是成功的关键。
其实每一个人都拥有智慧,但有些人做了智慧的傀儡,而有一些人则做了智慧的主人。什么是智慧?智慧不是你平时耍耍小聪明,智慧是一个人善于观察和发现、勤于动脑去思考的结晶。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智慧;爱迪生的电灯是智慧;孔子的《论语》也是智慧。仅仅拥有勇气与胸怀的人并不能成功,你说: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会成功吗?况且当今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没有智慧的人会被社会所淘汰。
回首想想,从古至今,成功的人士哪一位不具备勇气、胸怀与智慧呢?比如刘邦,他从一个小亭长开始时就胸怀大志,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不退缩,这就是勇气;面对别人的污辱和嗤笑时的一笑而过,拥有权力时的不追究,这是胸怀;当面对强大的对手仍旧成为了关中王,这就是智慧。
勇气、胸怀、智慧你都具备吗?如果你都具备的话,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就是成功者。
6. 胸襟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胸怀、气度
很早以前就学过成语“胸有成竹”,从字面上讲,是说:画竹的画家,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酝酿成熟,先有一个生动具体的竹子形象在心胸里,这样,画出来的竹子才生动。意在笔先,斯之谓也。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的这三种境界,其实是指艺术创作者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世间一切的艺术作品都由心感外物而生,而有什么样的胸襟便有什么样的作品。
唐代诗人张若虚现今仅存诗两首,在唐代几百年的无数诗篇之中可谓沧海一粟,然而他只凭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庞博气势而倾倒。古龙是香港武侠小说家,生平写了数十部武侠作品,量虽多但是良莠不齐,然而他的一套楚留香系列小说却有着耀眼的神采。我特别钦慕古龙,不是因为他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武侠小说,也不是他创出了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而是他能写出楚留香那样的一个人物为。我以为,楚留香这一人物在武侠小说中算得上独一无二,其境界之高,难有敌者。古龙胸中有楚留香,笔下才能写出楚留香;而张若虚胸中有春、江、花、月、夜,才能吟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与“楚留香”是文学作品中独一无二的,而张若虚与古龙也因此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人要想创作出好作品,首先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境界,拓宽自己的胸襟,不必在细技末节上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文笔可以练好,而文章的境界是难以达到的。境界常常是人格的显现,人生经历的沉淀,可遇而不可求。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上文笔好的人虽多如牛毛,而成为大家的却少之又少。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妙手”只属于有境界有胸襟的人。
7. 急求一篇高中议论文关于豁达的胸襟方面800字
豁达胸怀与和谐社会
今日的社会日益纷繁复杂。头顶上的蓝天有时也有乌云;脚底下的大地并非尽是平坦之道。让人烦恼、忧愁,甚至无法容忍的事情经常摩肩接踵而至。这就要求一个人应有胸怀、有肚量、有涵养。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计较一言一语一事的得失。通过个人的胸怀、肚量、涵养来顾全大局,构建和谐。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胸怀、重涵养的民族,这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春秋时期有个“管鲍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两个好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的本钱比管的多,赚钱后管却多拿一份。旁人不服,鲍为管辩解,说他家里穷,理应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往往躲在后面,撤退时他跑得最快。别人不满,鲍叔牙仍为他辨解,说他家有老母亲,是出于孝顺之心。鲍叔牙的胸怀感动了管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了一番成功事业。
胸怀,是一种肚量。俗话说:“宰相肚里撑得船”,就是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史书曾载:完璧归赵后,由于蔺相如功绩共认,赵惠王封其为上卿,位于廉颇之右。廉颇是位老将军,见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居我上”,十分不满。宣称:“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认为:“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便处处忍让,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传说“将相和”的故事。
胸怀,是一种涵养。遇到不顺心的事善于自我解脱,即不急不躁,从容冷静。拿得起放得下,不耿耿于一时之得失,这是一种令人敬重的涵养。清朝年间,安徽桐城有个名叫张英的人,官至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父就是备受雍正帝、乾隆帝倚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张英老家在桐城与一吴姓为邻。宅旁有块空地被吴家占用。吴家越界当属无礼。堂堂尚书门第,家人此能坐视受辱。遂驰书于京都。张英阅书信后赋诗一首寄回家中:“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4句小诗劝说,语气谦和,豁达胸怀跃然纸上。吴家既感动又佩服,也让出了三尺地,便成了六尺巷。前年,我们一行到安徽省合肥市参加《中国铁路文艺》杂志一个笔会时,特意到六尺巷游览过。这条仅6尺宽,百多米长的小巷保留至今,并成为旅游热点,可见人们对具有豁达胸怀,明理知让的人是敬仰的,是不会忘记的。面对小事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互不相让,两败俱伤的教训,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讲胸怀、讲肚量、讲涵养,并不是不讲原则。胸怀是种姿态,是种境界。在同志、朋友、亲人、同胞之间,对不同意见者,特别是对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应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有豁达胸怀的人,具有宽广的理解力和谦让精神。上世纪初,梁启超和陈寅恪同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梁的声望、资历和年龄都比陈要高。但陈同梁二人在学术上分岐很大,以陈寅恪学术上的锋芒毕露和气质上的心高气傲,常在诗文中对梁启超加以嘲讽。但梁启超每次看到后都一笑置之,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计较,两人关系一如既往。这说明,你以豁达的胸怀谅解别人的过失,等于给别人留下一个改正机会,有利于今后双方在各种场合产生一种良性互动。当然,胸怀是讲原则的,胸怀是有限度的。过分了是种纵容,到了极限斗争必不可少。
在人际关系中,以豁达胸怀待人接物,作为一种处世方式或生活涵养,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血气方刚,要强好胜。即使明白应该胸怀豁达的道理,但事到临头,容易心血来潮,干出没胸怀、不理智的事来。俗话说:“忍一声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忍”和“退”,就是胸怀,就是肚量,就是涵养。这是一种长期的、艰苦的脾气和性格锻炼、培养、熏陶过程。
当今社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人与人需要相互支持而生活,相互依靠而工作。社会上各类人都有,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因此,惟有锤炼成豁达胸怀和培养为良好涵养,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