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写怎么写
北宋版标准格式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就这样写: 某某某,因*******,有夫*****,情愿立此休书,任其改婚,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 立约人:(签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如果是因为对方的原因就这样写: 某某某,有夫***,因其******,故立此休书休之,此后各自婚嫁,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 立约人:(签名或摁手印) 年月日
林冲版休书
可用作军婚之用哈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唐朝休书
唐·离婚协议: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唐·离婚协议(根据上述修妻版改编滴修夫版): 愿相公相离之后,重振雄风,再创伟业,巧娶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女。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七出之条
(古代休妻版)立书人蒋德,系襄阳府枣阳县人,从幼凭媒娉定王氏为妻,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退回本宗,听凭改嫁,并无异言,休书是实。 成化二年 月 日 手掌为记 (现代休夫版,hiahia) 立书人___ ,系___人士。因奴少年不经事,受汝花言巧语所骗,兼慕汝之才干,遂以夫妻相待。汝本当尽人夫之责,对奴怜惜疼爱,未曾料之汝竟不知其所以,无善待之心,反生诡戾,多有过失,其________正合七出之条。千般万瑞,奴晰晰在目,每念此,奴焚心彻骨,泪如雨下。但念及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将其退回本宗,并无异言,是以情愿立此休书。 愿相公相离之后,重梳发型、再刷皮鞋、巧打领带、选名牌衬衣,喷法国香水,用XX牌TT、开宝马之车,坐哥伦比亚飞船,娶窈窕之姿,聘高官之女,此相携遨游天际,切莫返回。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每当月明之时,奴家当偕帅过皮特、富过盖茨、才华出众、智慧超群,温柔体贴之新欢遥祝安康。恐后无凭,自愿立此为照。 立约人:年月日:
2. 古代表示数目的方式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记数,(筹码)记数和(算盘)记数 。
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筹码计数: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
商码计数 【释义】我国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也叫草码,商码。 此外,零还是0。
【商码字符】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对应数字】 商码: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阿拉伯:1 2 3 4 5 6 7 8 9 10 【书写】 1,就写一个竖; 2,两个竖:〢 3, 三个竖:〣 4,是个交叉:〤 5,写成〥,其实只是 5 字写得草和快 6,写成一点加一横,其中的一点,代表了5: 〦 7,写成一点加两横:〧 8,一点加三横:〨 9,写成“久”的草体:〩 【使用举例】 古代人计数都用算盘,上面一点就像算盘上档拨下一个子,表示五,所以〦是六,〧是七,很好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当〡 〢〣 相遇时, 中间会变成横划. 否则“| | |”就不知道是一百一十一, 三, 廿一, 还是十二了。
如比说2134,要写成 〢一〣〤,32,要写成〣二。 真正运用这些符号,还要结合古代账本竖写的特点。
否则,多看少看一个数字,差别太大,通常要记作两行。 例如,标价5角9分,会写作: 〥〩 ▲ 这个▲代表“角”,它的尖头,一般放在〥和〩中间的下方。
又比如:标价5元8角,会写作: 〥〨 ● 这个●代表“元(圆)”,它一般放在〥和〨中间的下方。 再如,标价3908元,会写作: 〣〩0〨 仟 一说仟字要放在〣的下面,可能是各地习惯也有所不同。
但要在第一位数字右下方(或下方)标注 。 人类产生数的观念最初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有上万年乃至几十万年的时间。
当时穴居的原始人在采集食物和捕获猎物的集体行动中,免不了要与数字打交道,特别是在分配和交换剩余物品的活动中,必须要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运算。 十进制的缘起 人类最早认识的数目是1,2,3等一些最简单的自然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能掌握的自然数越来越多,于是就产生了如何书写这些数目的问题。
虽然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都选择各自不同的符号来计数,但是最初几乎都是用一横杠或一竖杠(即“——”或“丨”)表示1,用两横杠或两竖杠(即“=”或“‖”)表示2,也就是说,要表示几,就画几杠。可是,对于较大的数字,要表示它就要画很多杠,这样既费时间,又不容易数清。
为了简化计数法,人们就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很多地区都把这个特定的数选作10,因为一个人有10个手指头,而手指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方便的计数工具,于是十进制就产生了。
随后,人们给一百、一千、一万等特殊的数确定专门的符号,使十进制表示较大数目时更方便了。 在人类使用数目的历史上,一些地区曾出现过五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除了计时和计角度中的分、秒单位仍保留着六十进制的痕迹外,其它进制都被十进制所取代了。
虽然有了进位制,使表示数目的方法简化了,但是人们要不停地创造新的符号,才能表示越来越大的数目。怎样才能用有限的几个符号来表示任意大的数目呢? 人类早期不同地区的数目字写法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有“顺序”,即在写法上无非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
于是计数符号就有了位置的概念。每个计数符号本身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而且同一个计数符号写在不同位置上,其数值大小也不相同,这就是位值制的来历。
“位值制原则实在。